打開手機相簿,pop up番蝦蜜瓜九個月大時手指感染金黃葡萄球菌和疱疹一型病毒時的照片,當時痛在心裡口難開,作為新手媽媽的AW嚇得不輕;已經32個月大的蝦蜜瓜,仍然改不掉吮手指的習慣,而且亦再次(先後兩次)皮膚感染和出現唇瘡,因為經歷過,AW也就比較「老定」地處理了,最近亦搜集了更多資料及有系統地整理一下,希望提醒自己要注意孩子的衛生習慣,也分享給各位家長參考一下~ [文章分享:(娜娜育兒) 痛在心裡口難開,記蝦蜜瓜感染金黃葡萄球菌及疱疹一型病毒]
記得上一次蝦蜜瓜感染金黃葡萄球菌和疱疹一型,醫生推斷是因為剪指甲太貼近邊緣導致有傷口,而小娃抵抗力弱,又常會抓大人的臉、口鼻(金黃葡萄球菌常在的地方),當傷口接觸到金黃葡萄球菌,容易感染,指頭出現膿疱。
由於疱疹一型病毒會潛伏在感染者身上,每當前陣子轉天氣時、AW連續幾天帶了蝦蜜瓜外出去玩沒有睡飽午覺,抵抗力一轉弱,就先後出現了唇瘡和手指有紅腫膿疱 (所以孩子還是要依足時間表活動,不要打亂了生活節奏,影響身體健康),所幸及時發現,立即用藥和包紥傷處,減低細菌擴散機會,也就一星期左右時間便康復過來了。
剛起的膿疱,好彩依家蝦蜜瓜識得講話要「搽膏」、「撞親」,等AW發現得到
1) 應立即去看醫生
2) 提醒孩子不要觸踫傷處(最好包紥患處,因為孩子說不聽),避免皮膚接觸,把病菌擴散去身體其他地方
3) 清潔消毒孩子曾觸踫的東西,例如床單、被子、玩具等
一般都要服用抗生素,服藥七天左右膿疱才會開始「收水」,
上一次中招,蝦蜜瓜需要一個月有多的時間才康復
如果你不想孩子也經歷像蝦蜜瓜一樣的傷口感染、膿腫潰瘍,痛楚哭喊的悽慘,一定要「千萬個叮囑」自己和家人,除了保持家居清潔衛生、讓小孩不時清潔洗手外,親吻小孩、讓小孩抓成年人的臉孔、口鼻等習慣也「一定、絕對、千萬要戒掉」!! AW知道老人家就是改不了吻小娃的習慣,即使長輩也會被訓話(為了女兒,AW也只能這樣),亦會立即幫孩子抹臉洗手,因為你永遠不知誰人是潛藏帶菌者! 嬰幼兒抵抗力弱,病毒的感染後果可大可小,亦有感染死亡案例;AW不想重蹈覆徹,加上多了年奶的妹妹蝦餅,預防勝於治療,必須做好感染控制措施!
蝦蜜瓜抵抗力一差,病菌、病毒有機可乘,開學不久就出現唇瘡
對於金黃葡萄球菌和疱疹一型病毒,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非常實用, AW就轉載了部分作分享;而且衛生署亦有不同語言的單張和衛生小冊子讓僱主提供正確指引給外傭呢!
金黃葡萄球菌
1) 金黃葡萄球菌可存在於一些健康人士的鼻腔內和皮膚表面
2) 帶菌者是沒有病徵的
3) 金黃葡萄球菌偶爾會引起疾病,包括皮膚、傷口、尿道、肺部、血液感染和
食物中毒
4) 徵狀—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一般引致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如膿疱、膿瘡、膿腫或傷口感染。感染部位會出現紅腫、觸痛或流膿。嚴重者可引致敗血病、肺炎或壞死性筋膜炎等。
雖然抗生素能有效治癒大部分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但因為不正確使用抗生素頻繁,所以繁衍出一種對甲氧西林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株,即「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復發性疱疹 (多指唇瘡)
1) 唇瘡是受到疱疹一型病毒感染而形成的,通常在嘴唇和鼻孔邊緣出現。
2) 唇瘡的分泌物含有具傳染性的疱疹一型病毒
3) 引起唇瘡的疱疹一型病毒會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結內,所以曾受疱疹一型病毒感染者,病毒會潛伏在其身體內,並於患者身體抵抗力下降時再度活躍,造成感染
4) 目前還沒有藥物或治療方法可以把這病毒徹底消滅。
5) 徵狀—唇瘡開始出現時,患者會感到患處痕癢灼熱,然後患處會出現一些小水泡,水泡破裂後就變為形狀不一的潰瘍。
AW找到方法讓蝦蜜瓜不至於完全禁足— 為蝦蜜瓜包紥後戴上穿指的手套,
不怕影響傷口,又不會傳染別人,可以去玩了!
更多育兒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
~以上為本人感受,有關詳情,請直接與商戶聯絡~